苏州大学国际感染与免疫研究所介绍
苏州大学国际感染与免疫研究所于2016年底成立,是一个由苏州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德国杜塞尔多夫大学分子医学部合作建立的国际性研究机构。该国际研究所由苏州大学和杜塞尔多夫大学共同支持,注重于免疫识别与免疫调节、免疫介导性疾病和免疫保护等方面的研究。Philipp Lang博士作为国际感染与免疫研究所主任,在感染免疫方面有着深厚的研究背景。Philipp Lang博士现任德国杜塞尔多夫大学分子医学部主任,主要从事固有免疫、自身免疫、抗菌免疫等方面的研究,在Cell、Nature、Science、Immunity等顶级期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取得了众多国际同行公认的成就。郑慧教授作为国际感染与免疫研究所常务副主任,主要从事抗病毒免疫调控机制研究,迄今为止已发表多篇高水平研究论文,包括PLoS Pathog,Cell Rep,PNAS,Blood,Mol Cell Biol,J Biol Chem等。目前,该所已有8名教授。
联合培养博士生计划简介
苏州大学和德国杜塞尔多夫大学,依托苏州大学国际感染与免疫研究所,联合培养博士生计划的具体细节如下:
招生学科:免疫学
招生对象:
全日制学术学位三年级硕士研究生,或者非应届高水平大学硕士毕业生。
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和较高的英语水平。
具有从事学术研究的兴趣。
3.招生人数:每年2-3名
4.学习地点与安排
联合培养博士项目的修读年限一般为3年,也可根据具体情况延长年限。学生入学注册在德国杜塞尔多夫大学,按照课题进展情况由双方导师协商决定学习地点。经两校双方同意,学生修课所得学分可获两校互相承认。
5.培养方式
学生的培养实行双导师制,即由苏州大学及杜塞尔多夫大学各指派一名教授作为导师。
学生的培养计划,包括专业课的选择、研究方向的确定和学位论文选题,由两校导师共同商讨决定。
学生在联合培养期间,由两校成立的督导小组跟进其学习进度,督导小组的基本成员包括两校的导师。
6.学业进度评估
学生完成在获联合培养项目录取后第一年的课程学习后要递交一份英文撰写的中期研究报告,之后学生每学年终需递交英文撰写的年度研究进展报告,供督导小组审核,直至完成学位论文。
若学生未能通过督导小组审核,督导小组可考虑让该生退出联合培养博士生项目。
7.学位论文评审
学生完成论文研究工作后,要提交一份英文撰写的学位论文,论文水平必须达到两校的要求。
两校按有关规定共同安排学位论文评阅。论文评阅通过后,两校会邀请专家组成联合答辩委员会,学生用英文进行答辩。
答辩地点可在苏州大学或者杜塞尔多夫大学。
8.学位授予及颁发学位/毕业证书安排
学生完成两校的课程要求及通过学位论文答辩后,可申请杜塞尔多夫大学的博士学位。成功获授学位的毕业生可得到苏州大学颁发的结业证书,并可参加两校分别举行的毕业典礼。
9.学术论文署名
在联合培养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而发表的论文、著作、申请专利、申报奖项等,需署两校名称,且三分之二以上需苏州大学为第一单位。通讯作者署名的先后及其他安排由双方导师商议决定。
10.学籍管理
联培学生均属两校注册学生,每年一次,双方共同注册,可享用两校的设施。学生应遵守两校有关研究生管理的规定。若两校的规定有冲突,则由双方导师共同协商解决。
11.学费
学生于苏州大学学习期间无需缴纳杜塞尔多夫大学学费。
学生于杜塞尔多夫大学学习期间无需缴纳苏州大学学费。
12.奖学金评定
苏州大学设立综合奖学金,用于资助联培生的学费、住宿费、往返国际旅费、生活津贴、医疗和意外人身伤害保险及其他相关费用。
在苏州大学学习期间,综合奖学金标准为4.5万人民币/生年,学费、住宿费按照学校有关标准支付。综合奖学金每年入学注册时先发放2万人民币/生年,每年时间过半督导小组组织考核,考核合格者发放余额部分,不合格者,不予发放。
在杜塞尔多夫学习期间,综合奖学金标准为1万欧元/生年。督导小组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与修课成绩做出评核,不合格者将扣发,中途无故退学者必须在指定限期内归还曾获发的全数奖学金。
13.学年及假期
联合培养生的学习安排以12个月为一学年,每年九月至翌年八月。
学生在苏州大学学习期间的假期安排依据苏州大学的规定。
学生在杜塞尔多夫大学学习期间的假期安排依据杜塞尔多夫大学的规定。
学生超过规定的假期,必须事前得到特别批核,否则将视情节给予处罚。
14.住宿安排
学生在苏州大学时,苏州大学安排入住宿舍,宿费由学生自己承担。
学生在杜塞尔多夫大学时,杜塞尔多夫大学安排入住宿舍,宿费由学生自己承担。
联合培养博士生计划申请程序
请符合申请资格的同学仔细阅读以上介绍,填写【联培生申请表】,并将申请表连同以下复印件于2017年5月31日前交至苏州大学国际感染与免疫研究所(苏州市工业园区仁爱路199号苏州大学独墅湖校区703#B309室,ibms@suda.edu.cn,0512-65882135,李老师)
本科及硕士学位证和成绩单(请提供正式认证的英文译本)
推荐信三封(英文)
已发表论文的首页或已接受发表论文的录取通知书(仅限SCI论文)
英文水平考试的成绩单(如托福,雅思,国家英语六级)
联合培养博士生计划录取
两校将对申请人的材料进行审核并择优遴选,亦会安排学生面试,录取结果将尽快通知申请者。
如有疑问,请与苏州大学国际感染与免疫研究所联系。电话:0512-65882135,电子信箱:ibms@suda.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