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8月20日至21日,IBMS组织召开了为期两天的发展策略研讨会。IBMS全体PI、副教授及副研究员出席了会议。会议围绕IBMS面临的形势及未来发展、IBMS各委员会工作现状及规划等相关问题,多视角地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讨论与交流。
苏州大学副校长、IBMS院长熊思东教授首先介绍了国内外、校内外科研发展的形势和机遇,分析了IBMS面临的形势、任务和未来的发展,指出IBMS以科研为主导、肩负教学的基本结构已经形成,科研队伍已相对稳定,但是影响力有待提高。关于未来发展,熊思东院长给出了IBMS“十三五”期间的发展目标和举措,希望IBMS作为苏州大学校级科研机构,较好的发挥引领作用。

教育教学委员会负责人戴建锋教授和张进平教授,分别介绍了IBMS自成立以来的教学工作情况和研究生培养情况,用详实的数据逐一分析了各方面的建设成效、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改进措施。教学方面,将实行个人申请,试讲后择优选定任课教师,并将进一步加强集体备课和个人备课,在奖惩方面,对授课评价好的教师适当给予奖励,并将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研究生培养方面,将进一步严格控制开题、中期和毕业生的质量,鼓励更多的硕士研究生进行硕博连读,多组织学生实验技能竞赛、设立学生poster奖评选等,激发学生的科研热情。另外,生源问题亟待解决,要积极组织夏令营、秋令营、冬令营等活动,加强宣传,吸引985、211高校的生源。
国际合作委员会负责人彭天庆教授和郑慧教授介绍了IBMS国际化发展的需求,指出国际化既是IBMS自身发展的内在需求,也是学校发展的形势要求。要将IBMS建成国际化的研究院,以国际知名来带动国内一流,需要做好几件事情:1)建International accessible网站;2)在几个主要国家建立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partners;3)成立由7-8人组成的国际顾问委员会(International Advised Committee);4)聘请外籍工作人员;5)与国外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和博士后。希望IBMS能够充分利用苏州大学“十三五”国际化发展战略的机会,利用几年的时间,与国际系统渐渐溶合在一起,达到真正的国际化。
学术交流委员会负责人徐薇教授和周芳芳教授首先介绍了IBMS几类学术活动的情况,包括零壹讲堂、生物医学前沿讲座、免疫者说、Joint lab meeting等。然后从如何组织、开展频率、专家邀请、学生及教师参与度等各细节方面,与参会人员进行了细致探讨,最后形成了具体的工作计划。
能力建设委员会负责人张进平教授首先用数据分析了IBMS副教授、讲师、技术员的工作成效,总结了在人员管理和培养方面的问题和不足,指出IBMS需要针对不同岗位人员制定成长方案,以利于青年教师快速、健康成长,更好的发挥他们的科研潜质。
宣传拓展委员会负责人张惠敏教授,介绍了要做好IBMS的宣传需要做好几个方面的工作:1)中英文网站;2)墙报;3)年鉴和宣传册。指出每方面工作要根据受众不同,内容侧重不同。并详细介绍了各方面的工作细则。
生活委员会负责人李云森教授,从“如何让IBMS的生活变得更有人文气息,并形成一种文化”方面,指出我们要通过多组织活动,使学生宽阔视野、扩大见识、增强凝聚力,进而更健康、更阳光的成长。经与会人员讨论,生活委员会形成了工作计划,包括组织球类活动、徒步、爬山、与校内外院校联谊、组织参观有规模的企业等。
此次发展策略研讨会的召开,是关系IBMS发展建设的一个重要行动,也是统一思想认识、明确发展路径、细化管理办法的重要举措。通过两天的研讨,实现了会议预定的目标。